服务热线
18565668281(微信同号)
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中的尖子生。经过了政府部门评审专家的审核,企业才获得的一块硬招牌。
各地政府给予巨大的扶持力度,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在各种福利“诱惑”下,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增长,现已有18.1万家,但是过快的增长,也引发了质疑,少数企业弄虚作假,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019年,伪高企,假高企,可能有麻烦了。
最近,广州市白云区科信局发布通知强调:将加强对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今年拟认定(包括重新认定高企)的管理工作。
一、对2019年申报高企认定的企业进行现场核实
将委托专业机构,委派专家组对2019年度申报高企认定的企业开展现场核查。现场核查的重点是过去三年纳税总额低于各级政府应给予的高新技术企业补贴额度的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或研发场所不在我区的企业以及过去三年纳税申报表未体现研发费的企业。
二、对已认定高企也要重点抽查,不合格就取消高新资质
重点抽查2017年度通过认定的高企,抽查企业数量不低于该年度认定总数的10%。抽查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企业抽取,重点抽取以下四类企业:
(1)高企火炬统计年报中,研发投入占比低于高企认定要求的企业;
(2)高企火炬统计年报中,年主营收入下降高于10%的企业;
(3)过去三年纳税总额低于各级应给予的高新技术企业补贴额度的企业;
(4)过去三年发生过重大环保、质量安全等事故和列入非正常经营名录内的企业。
对经核查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企业,将依据相关规定,申请上级科技部门取消企业高企资格。
高企抽查将分为认定前检查和认定后检查
认定前“现场检查”要点
(1)看高新收入。按照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自产产品或服务核心技术难以佐证和说明,想通过基本没戏了!
(2)理顺高新收入和知识产权的关系。虽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的知识产权都可计算在内,但实际评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自主研发”,对于“受让”“受赠”的知识产权于公司收入的贡献度证明会做重点核查。
所以,只是简单购买他人专利证书并无实际成果转化,双方也并无实际研发成果合作的“转让”,会被驳回,特别是突击申请软件著作权的非软件公司。
(3)研发费用的合理性。尽管企业提交的资料已经包含了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但在现场检查时,也会看企业的研发费用明细账。如果企业在会计科目中根本没有设置“研发支出”、“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科目,就无法证明报送的研发费用真的就是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不达标,申请高新必然会被否决。
(4)科研人员的人员情况。需要提前准备好科技人员的证明,例如:花名册、岗位说明、个税或社保证明、学历证明(非原件可以提供学信网的截图)。
认定后“税务稽查”要点
(1)“看长相”,没有科技感的公司名称,这类企业肯定吃亏,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是经营年限已久,行业传统,以原加工贸易企业为主,它们的经营范围跟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符合度很低,往往只是擦边而已,所以一旦抽中现场考察,真正的高科技元素得不到凸显,很容易被“毙”掉。
(2)看数据,这部分数据以税局稽查为主,高新技术企业60%主营产品收入证明,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领域》规定的范围,这一条如果严格来说,企业只是代理他人的高科技产品都不能算在内,何况从事的行业技术相对成熟,没有附加的创意研发,这一类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收入证明很难站住脚,被相中否决的概率也很大。
(3)看费用,抽查企业的实际研发费支出时,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度和是否有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科目或研发费用台账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很难解释每一笔研发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特别是研发费用比例处在达标线左右的企业,一旦被踢掉若干项目的费用,总额上就会因研发费用不达标而被否定。
(4)高新产品收入和知识产权的关联度,虽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的知识产权都可计算在内,但实际评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自主研发”,抽查过程中对于“受让”“受赠”的知识产权于公司收入的贡献度证明会做重点核查。
(5)看综合因素,比如大专科研人员就职时间的真实性,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经营数据的一致性,无重大违规违法记录等
1做好知识产权规划,不要只注重数量,更重要的是跟高新技术产品相关联。
2做好公司财务规划,规范财务管理。
3企业60%以上收入来源于高新技术产品。
4做好研发费用明细账,加大企业研发投入。
5不断引进科技人员,促进研发工作的开展,确保科技人员数量达标。
6准时报送企业年报/月报至相关的高企申报及管理系统。
7企业名称变更或与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时,应及时上报认定机构。
8企业涉及异地搬迁的,须向迁入地认定机构提交相关资料。
9人事档案和研发立项验收、成果证明、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或具有产学研的资料等产权。
功在事前,做好事前的规划工作,守住自己高新的资质,企业专注搞创新,求发展,将会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 返回首页 ]